2018年江西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之法律強化練習(2)
江西公務員考試網為幫助考生強化法律常識,現整理了幾道法律常識題目,供考生練習。全面備考2018年江西公務員考試可參考2018年江西公務員考試用書(點擊訂購)。
相關文章
1.2013年5月27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部黨內“立法法”——《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發布并實施。根據這一條例,涉及黨的中央組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產生、組成和職權的黨內法規,以及涉及黨的重大問題的黨內法規,須經由_______審議批準。
A.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B.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
C.黨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D.黨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
2.王某將與其有私仇的李某打昏在地后逃走,此時李某的熟人張某路過,見李某不省人事,遂將其手機、錢包拿走。本案中( )。
A.王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張某沒有犯罪
B.王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張某構成盜竊罪
C.王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張某構成搶奪罪
D.王某、張某共同構成故意傷害罪和盜竊罪
3.行政訴訟強制的主體是( )。
A.行政主體
B.有權國家機關
C.人民檢察院
D.人民法院
4.根據我國《商標法》的有關規定,不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的是( )。
A.數字
B.三維標志
C.顏色組合
D.音樂
5.下列中不屬于民商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有( )。
A.甲、乙兩公司之間發生的買賣合同糾紛
B.王某與其弟弟之間因繼承發生的糾紛
C.何某與其所供職的公司之間發生的知識產權糾紛
D.李某與某派出所因罰款數額產生的糾紛
江西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答案: A
解析: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第二十二條 涉及黨的中央組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產生、組成和職權的黨內法規,以及涉及黨的重大問題的黨內法規,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審議批準。故本題答案為A選項。
2.答案: B
解析:
王某與張某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沒有共同的犯罪意思表示,二人的行為是各自獨立完成的,故不構成共同犯罪。D項排除。
王某故意傷害李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張某借李某“不省人事”之際,拿走“手機、錢包”,構成盜竊罪。故正確答案為B。
本題相關知識點: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主體必須是二人以上,各犯罪人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并達成一定的嚴重程度、應受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
盜竊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竊取他人占有的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多次盜竊的行為。侵犯的對象,是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能構成;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答案: D
解析: 我國現行行政強制執行的實施,實行以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實施為主,由行政機關依法律、法規授權,獨立實施為輔的制度。據此,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根據《商標法》第11條規定,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僅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缺乏顯著特征的。音樂缺乏顯著特征,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D
解析:
民商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主要包括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家庭法、繼承法等;商法(包括商主體法和商行為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企業法、保險法、票據法、破產法、海商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等。
A、B、C 三項的主體地位是平等的,涉及的都是財產關系,屬于民商法調整的社會關系。D 項中的某派出所屬于行政機關,李某和派出所之間的糾紛屬于行政糾紛,由行政法調整。故正確答案為D。
點擊分享此信息:
